三代铁路人的追梦之旅
南昌高铁维修段上饶合福路桥工区的李凯是一名普通的桥隧工,每天来回穿梭在桥梁和隧道,对高铁设备把脉问诊、保驾护航,守护高铁安全。作为一名“铁三代”,他深知高铁安全重于泰山,也时刻牢记着爷爷和父亲的嘱托,用实际行动完成他们的追梦之旅。
李凯的爷爷李光元1956年参加工作,来到上饶机务段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上饶铁路。“作为一名火车司机,我最值得欣慰的事情有两个:一个是我儿子李文梁接过了我手中的‘接力棒’当上了一名光荣的火车司机,另一个就是我开了一辈子火车,从未发生过铁路责任行车事故,也没有写过事故分析报告。”已经85岁高龄的李光元老人谈起往事时脸上露出了无限的自豪 。李光元先后担任过蒸汽机车司炉、副司机、司机等职务,直到1994年光荣退休。
1982年,儿子李文梁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机车乘务员,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。
“走上机车乘务员工作岗位的第一天,父亲就把自己使用多年的检车锤和‘腰子’饭盒送给了我。作为一名铁路子弟,我深知其中的含义,当时我就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干好机车乘务员工作,决不能给父亲丢脸。”李文梁说:“机车乘务员工作实践性很强,当年除了向书本学习、向身边的师傅请教外,我还特别注意向父亲讨教行车经验。”
82年参加工作时,李文梁和父亲一样都是驾驶的蒸汽机车,直到88年,逐步使用内燃机车来替代蒸汽机车,内燃机车不仅功率大、速度快、操作简单,而且在设计上更人性化。特别是目前在使用的新型内燃机车不仅配有制氧机、空调、冰箱,而且还有厕所,这对机车司机的健康有了很大保障。已经退休的李文梁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。
2007年,李凯从部队退伍回来也参加了铁路工作,当时的他也梦想着和爷爷、父亲一样也当上一名火车司机,可是由于分配不同李凯分到了工务系统。
进入新时代,中国铁路进入飞速发展。机械化智能化设备的大量使用,也让李凯所在的工务现场作业的变化,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铁路发展的轨迹。李凯感慨万千的说道:“在那个年代,老一辈的工务人勤劳坚韧,他们那股‘铁牛’精神已深深留在我的心里。”
如今,大江南北列车疾驶如飞,越跑越快。铁路已从过去的“绿皮车”普快,到空调快速、特快列车,进而发展到如今的高铁“复兴号”,铁路的地面和站车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安全、舒适。“我要接过父辈传承下来的精神,用心工作,去追逐‘铁路梦’。”李凯坚定地说道。(汪志强 林昕)